图片展示
搜索

   400-1788-277

中医学与糖尿病


世界防治糖尿病历程--中方医学

     秦     

公元前2世纪《黄帝内经》论述了“消渴”“消瘅”等症,与现代的糖尿病的症状相似。是见诸文字

记载的***早关于糖尿病的论述。



     汉     

张仲景《金匮要略》专篇讨论并提出治疗方药。



     唐     

《千金方》在“食治篇”记载了食疗养生的理论和方法,孙思邈还强调糖尿病患者的教育问题,

提出:“家家自学,人人自晓”。

《诸病源候论》中提出糖尿病患者应适当运动。《外台秘要》点明“消渴病”患者明显有尿甜等症状,

首先提出“糖尿病”概念。

     宋     

《简易方·消渴》中指出消渴可分为上、中、下三焦消渴。《三消论》中详尽地阐述了糖尿病的病因、病机及

其并发症。《太平圣惠方》收载消渴方剂170首,其中汤剂78首,丸剂52首,散剂37首,膏剂3首。

     元     

《圣济总录》设专篇论述消渴,认为消渴主要病因有饮食不节、房劳过度、少服石药、大病体虚,指出其病机

根本为阴虚内燥,心火炽盛、肺燥阴虚、胃火亢盛、肾气亏虚均可引发消渴。

 

李时珍《本草纲目》记载多种治疗消渴药物。《景岳全书》、《证治准绳》将消渴症分为:“上消、中消、

下消”及多种证型辨证论治。 



     清     

《临证指南医案》提出消渴病其病因病机为阴亏阳亢,津涸热淫为消渴主要病机,认为脾瘅迁延不愈。

可转为消渴,使消渴的辨治更加全面。

《医学衷中参西录》列有“消渴”专篇,从中西医角度对糖尿病的病因及治疗方法深入探讨,尊古而不泥古,

参西而不背中,形成了独特的理论和治疗方法。



     2000年     

现代中药研究发现具有降糖作用的中药多达50余种。



     2011年     

中国中医药学会推出《糖尿病中医防治指南》糖尿病中医治疗更加规范化。



参考资料:《中国医学史》《中医四大经典名著》

中医学与糖尿病
世界防治糖尿病历程--中方医学
长按识别二维码查看详情
长按图片保存/分享

介绍导航

成功案例

糖研院介绍

健康大本营

世界糖尿病研究防治历程

 

联系我们

天河分院:广州市天河区体育西路57号红盾大厦10楼全层

越秀分院:广州市越秀区北较场横路12号物资大厦11楼全层

联系电话:400-1788277

 

手机扫二维码

关注公众号 

 

联系我们

天河分院:广州市天河区体育西路57号红盾大厦10楼

越秀分院:广州市越秀区北较场横路12号物资大厦11楼

联系电话:400-1788277

 

 

手机扫二维码

关注公众号 


广东糖胖健康研究院 版权所有 备案号:粤ICP备2021142325号

广东糖胖健康研究院  版权所有  粤ICP备2021142325号       网站地图

 

在线客服
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吴医师
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医院护士
联系方式
热线电话
400-12346578
上班时间
周一到周五
在线客服
添加微信好友,详细了解产品
使用企业微信
“扫一扫”加入群聊
复制成功
添加微信好友,详细了解产品
我知道了